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這往往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深層次的心理因素在作祟。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看,許多交易者陷入慣性虧損模式,是因為他們不自覺地受到各種認知偏差的影響。這些偏差扭曲了我們對市場的判斷,導致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,例如,虧損時的報復性交易,或是追漲殺跌的羊群效應。
要擺脫這種惡性循環,首先要認識到這些心理陷阱的存在。交易市場充滿誘惑,也放大了人性的弱點。你是否曾經在虧損後,急於扳回一城,反而越陷越深?或者明知趨勢反轉,卻因為不願承認錯誤,持續持有虧損單?這些都是常見的行為模式。
我的建議是,建立一套嚴格的交易紀律,並將其視為聖經般遵守。這不僅僅是設定止損點,更重要的是,你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,瞭解是什麼觸發了你的非理性行為。例如,當你感到憤怒或恐懼時,暫停交易,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。記錄你的交易日誌,分析你的錯誤,找出重複出現的模式,並針對這些模式制定應對策略。記住,成功的交易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精準,更是心理上的成熟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建立交易聖經並嚴格遵守:許多虧損源於情緒化決策。建立一套包含明確進出場點、停損點的交易紀律(你的「交易聖經」),並像遵守法律一樣嚴格執行。即使市場看似充滿機會,也要忍住衝動,只在符合紀律的狀況下交易。這能有效避免報復性交易和追漲殺跌等慣性虧損行為。
- 設定明確停損點,擁抱虧損:損失厭惡是交易大敵。在每次交易前就設定好可接受的最大虧損(停損點),並堅決執行。不要抱持僥倖心態,接受虧損是交易的必然部分。從小倉位開始,降低單筆交易的風險,並從每次虧損中學習,分析原因,避免重蹈覆轍。
- 記錄交易日誌,找出你的模式:交易日誌不僅記錄了交易,更記錄了你的情緒和決策過程。定期檢視交易日誌,找出你重複出現的錯誤模式(例如:是否總在特定時間過度交易?是否容易受到特定消息影響?)。針對這些模式,制定具體的應對策略,例如在容易情緒化的時間停止交易,或對特定消息來源保持懷疑。
內容目錄
Toggle損失厭惡與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:當帳戶獲利時,總是急著想把獲利放進口袋,但當帳戶虧損時,卻遲遲不願意停損,甚至還期待價格反彈?這很可能就是損失厭惡在作祟。
什麼是損失厭惡?
損失厭惡 (Loss Aversion) 是行為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。簡單來說,它指的是人們對於損失的感受,遠比獲得同等收益的感受更加強烈。舉例來說,失去 1000 元所帶來的痛苦,通常會大於獲得 1000 元所帶來的快樂。這種不對稱的情感反應,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決策,尤其是在風險環境中。
- 心理學基礎:損失厭惡根植於人類的進化本能,在遠古時代,避免損失對於生存至關重要。
- 卡尼曼與特沃斯基的研究:丹尼爾·卡尼曼(Daniel Kahneman)和阿摩司·特沃斯基(Amos Tversky)的前景理論 (Prospect Theory),奠定了損失厭惡的理論基礎,並因此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。
損失厭惡如何導致交易者重複虧損?
在交易中,損失厭惡會以多種方式影響交易者的行為,導致他們做出不理性的決策,最終造成反覆虧損:
- 不願意停損:這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。當交易出現虧損時,交易者會因為害怕承認錯誤,而不願意停損,甚至還會加碼攤平,期待價格反彈。然而,市場往往不會如人所願,最終導致虧損不斷擴大。
- 過早獲利了結:當交易出現獲利時,交易者會因為害怕失去獲利,而過早獲利了結,錯失更大的利潤。這種行為雖然可以避免損失,但也限制了獲利的潛力。
- 風險偏好轉變:前景理論指出,人們在面對獲利時,會變得風險趨避;但在面對損失時,會變得風險偏好。這意味著,當交易者處於虧損狀態時,會更願意冒更大的風險,例如加大槓桿、交易高風險的標的,試圖快速扳回損失,但往往適得其反。
- 報復性交易:在虧損後,交易者可能會因為不甘心,而進行報復性交易,試圖立即把虧損賺回來。這種交易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計畫,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,導致更大的虧損。
如何克服損失厭惡,擺脫虧損惡夢?
瞭解損失厭惡的影響,是克服它的第一步。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克服損失厭惡,建立更健康交易習慣的方法:
- 設定明確的停損點:在交易前,就設定好可以接受的最大虧損,並嚴格執行。不要讓情緒影響你的判斷,一旦觸及停損點,就要果斷出場。
- 接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:沒有人可以永遠獲利,虧損是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重要的是,要從虧損中學習,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。
- 制定完善的交易計畫:在交易前,制定詳細的交易計畫,包括進場點、出場點、停損點、目標價位等。嚴格按照計畫執行,避免受到情緒的幹擾。
- 小倉位交易:降低單筆交易的風險,即使虧損也不會對整體資金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- 尋求專業協助:如果自己難以克服損失厭惡,可以尋求專業的交易心理諮詢師的協助。
記住,成功的交易不是避免虧損,而是控制虧損。透過瞭解和克服損失厭惡,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,做出更理性的決策,最終擺脫重複虧損的惡性循環,實現穩定的盈利。
確認偏誤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確認偏誤 (Confirmation Bias) 是指交易者傾向於尋找、解讀、偏好和回憶那些支持自己既有信念或假設的資訊,而忽略或貶低與之相矛盾的資訊。換句話說,交易者會選擇性地接收資訊,以驗證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情,即使這些信念可能是錯誤的或未經證實的。這種偏誤會嚴重影響交易決策,導致反覆的虧損。
確認偏誤如何影響交易決策?
- 選擇性資訊接收: 交易者可能只關注支持自己交易策略或市場觀點的新聞、分析報告或論壇帖子,而忽略那些可能揭示風險或潛在問題的資訊。例如,如果交易者看好某支股票,他/她可能會忽略關於該公司負面消息,只關注正面新聞。
- 過度自信: 由於不斷接收到確認自己觀點的資訊,交易者可能變得過度自信,高估自己預測市場的能力,低估風險。這種過度自信可能導致他們承擔過多的槓桿,或者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持有虧損的倉位。
- 忽視反向訊號: 確認偏誤會使交易者難以客觀地評估市場訊號,即使市場出現明顯的反轉跡象,他們也可能因為先前的信念而選擇忽視。例如,即使股價開始下跌,一個堅信該股會上漲的交易者可能仍然認為這只是暫時的回調,並繼續持有或甚至加碼買入。
- 強化錯誤信念: 透過不斷尋找和接受支持自己信念的資訊,交易者可能會強化錯誤的交易策略或市場觀點,即使這些策略或觀點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。這會導致他們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,導致持續的虧損。
如何克服確認偏誤?
- 主動尋找反向資訊: 刻意尋找與自己觀點相矛盾的資訊來源。閱讀不同的分析報告,參與不同的交易社群,並挑戰自己的假設。
- 設立客觀的評估標準: 在進行交易之前,設定明確的評估標準,並根據這些標準客觀地評估市場情況。避免根據個人情緒或偏好來解讀資訊。
- 記錄交易日誌: 詳細記錄每次交易的原因、決策過程和結果。定期回顧這些日誌,分析自己的交易模式,找出是否存在確認偏誤的跡象。
- 接受不確定性: 承認市場是複雜且不可預測的,沒有人能永遠正確。學會接受不確定性,並根據市場的變化靈活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。
- 尋求反饋: 與其他交易者或專業人士交流,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。這可以幫助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市場,並發現自己可能存在的盲點。
例如,假設一位交易者堅信某家科技公司即將推出一款革命性的產品,並因此買入該公司的股票。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,這位交易者可能只關注那些讚揚該產品的文章和評論,而忽略關於產品可能存在缺陷或競爭對手正在開發類似產品的報導。最終,當產品上市後未能達到預期效果,股價暴跌時,這位交易者才會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。
要避免這種情況,交易者應該主動尋找關於該產品的負面資訊,例如來自獨立評測機構的報告或競爭對手的聲明。同時,他們還應該設定明確的止損點,以便在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時及時止損,避免更大的損失。 透過不斷提醒自己確認偏誤的存在,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克服它,交易者可以做出更明智、更客觀的決策,擺脫反覆虧損的惡性循環。例如,可以參考StockFeel股感知識庫,學習更多關於認知偏誤的知識。
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. Photos provided by None
賭徒謬誤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你是否曾經在連續幾次盈利後,覺得「好運」將盡,急於獲利了結?又或者,在連連虧損之後,堅信「否極泰來」,孤注一擲地加碼?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你可能已經受到了賭徒謬誤的影響。賭徒謬誤,又稱蒙地卡羅謬誤,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差,它會讓交易者誤以為隨機事件的結果並非獨立,而是受到先前事件的影響。簡單來說,就是認為「如果某件事發生了很多次,那麼它就不太可能再次發生;反之,如果某件事很久沒有發生,那麼它就很可能會發生」。
這種謬誤源於我們大腦對概率的錯誤理解。我們傾向於認為,即使在隨機事件中,短期內也應該存在某種「平衡」。例如,擲硬幣時,如果連續出現多次正面,我們就會覺得下一次出現反面的機率更高。但事實上,每次擲硬幣的結果都是獨立的,不會受到先前結果的影響。無論之前出現多少次正面,下一次出現正反面的機率仍然是50%。
賭徒謬誤如何在交易中體現?
在交易中,賭徒謬誤會以多種形式出現,導致交易者做出不理性的決策,並反覆陷入虧損的困境:
- 過早獲利了結: 交易者在連續盈利後,可能擔心市場會反轉,過早地結束盈利的交易,錯失更大的獲利機會。他們會認為「已經賺夠了」,但實際上,市場可能仍然有上漲的空間。
- 凹單與攤平: 在連續虧損後,交易者可能堅信市場即將反彈,持續加碼買入,試圖攤平成本。這種行為非常危險,因為市場可能繼續下跌,導致更大的虧損。這種情況也稱為「攤平」。
- 頻繁改變交易策略: 有些交易者會誤以為某種交易策略「時靈時不靈」,在連續幾次成功後,就認為該策略即將失效,轉而使用其他策略;或者在連續幾次失敗後,就徹底放棄該策略,轉而尋找新的「聖杯」。但實際上,任何交易策略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範圍,頻繁更換策略只會增加交易的混亂性和不確定性。
- 誤判市場趨勢: 賭徒謬誤會讓交易者過度解讀市場的短期波動,誤以為某種趨勢即將結束,從而做出錯誤的交易決策。例如,在一個明顯的上漲趨勢中,交易者可能因為連續幾天的上漲而認為市場即將下跌,從而做空,但實際上,市場可能繼續上漲,導致交易者虧損。
- 過度自信與風險低估: 連續的勝利可能讓交易者產生過度自信的心理,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市場的規律,從而忽視風險,增加槓桿,最終導致巨大的虧損。
如何擺脫賭徒謬誤的陷阱?
要避免賭徒謬誤對交易決策的影響,你需要:
- 認識到隨機性: 市場短期波動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。不要試圖預測每一次價格變動,而是要專注於長期趨勢和概率。
- 客觀分析,避免情緒化: 根據客觀數據和市場分析做出決策,而不是憑感覺或直覺。學會控制情緒,避免被恐懼和貪婪所左右。
- 制定明確的交易計畫: 在交易前制定詳細的計畫,包括進出場點、止損點、倉位大小等,並嚴格執行。不要隨意更改計畫,除非有充分的理由。
- 堅守風險管理原則: 嚴格控制風險,設定合理的止損點,避免過度槓桿。記住,保住本金永遠是第一位的。可以參考像是PU Prime的交易風險管理文章。
- 瞭解概率和統計學: 學習基本的概率和統計學知識,瞭解隨機事件的性質,避免對概率產生錯誤的理解。
- 記錄交易日誌並反思: 定期回顧你的交易記錄,分析你的交易決策,找出是否存在受到賭徒謬誤影響的跡象,並加以改正。
記住,交易不是賭博,而是一門科學。 擺脫賭徒謬誤的影響,建立理性、客觀的交易思維,才能在市場中穩定獲利,實現你的財務目標。如同XS網站所說,”交易策略是一個結構化的計畫,旨在管理風險的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”。
概念 | 描述 | 交易中體現 | 如何擺脫陷阱 |
---|---|---|---|
賭徒謬誤 (蒙地卡羅謬誤) | 認為隨機事件的結果並非獨立,而是受到先前事件的影響。即「如果某件事發生了很多次,那麼它就不太可能再次發生;反之,如果某件事很久沒有發生,那麼它就很可能會發生」。 |
|
|
過度交易與報復性交易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追漲殺跌與羊群效應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持有虧損單與害怕認賠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過度自信與缺乏自律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錨定效應與框架效應: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
交易者之所以會反覆重複虧損,往往不是因為缺乏知識,而是受到多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。以下將深入探討幾種常見且影響深遠的認知偏差及行為模式,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,助你擺脫虧損的惡性循環。
1. 過度交易與報復性交易:頻繁操作的陷阱
過度交易指的是交易者進行過於頻繁的交易,往往超出其策略或風險承受能力。報復性交易則是在虧損後,為了快速彌補損失而進行的衝動性交易。這兩種行為都可能導致更大的虧損。
- 原因:急於賺錢、不願接受虧損、尋求刺激、缺乏耐心。
- 解決方案:
- 制定明確的交易計畫:設定交易的具體標準(例如:時間、價格、指標),並嚴格執行。
- 控制交易頻率:限制每日或每週的交易次數,避免過度操作。
- 設定止損點:為每一筆交易設定明確的止損點,並嚴格執行,避免虧損擴大。
- 練習耐心:學習等待最佳時機,不要急於求成。
- 建立交易日誌:紀錄每次交易的原因、結果和情緒,從中分析並改進自己的交易行為。學習更多避免報復性交易的相關知識
2. 追漲殺跌與羊群效應:盲目跟隨市場的風險
追漲殺跌是指在市場上漲時盲目買入,在市場下跌時恐慌賣出。羊群效應則是受到市場情緒或他人行為的影響,盲目跟隨大眾的交易行為。這兩種行為都可能導致在高點買入,在低點賣出的情況。
- 原因:缺乏獨立思考、害怕錯失機會(FOMO)、受到市場情緒影響、資訊不對稱。
- 解決方案:
- 獨立思考: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分析方法,不要盲目聽從他人建議。
- 基本面分析:學習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和行業趨勢,瞭解公司的真實價值。
- 反向思維: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,不要人云亦云。
- 風險評估: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,仔細評估潛在的風險和回報。
- 設定投資目標:在投資前設定明確的目標,並堅持長期投資策略,避免受到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。掌握羊群效應,做出更明智的決定
3. 持有虧損單與害怕認賠:損失厭惡的影響
持有虧損單指的是交易者不願意承認錯誤,持續持有虧損的交易單,希望價格能夠回升。害怕認賠則是源於損失厭惡的心理,即人們對損失的痛苦感受遠大於對獲利的喜悅。
- 原因:損失厭惡、自尊心作祟、不願承認錯誤、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。
- 解決方案:
- 設定明確止損點:在交易前設定明確的止損點,並嚴格執行。
- 練習情緒管理:學習接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,不要讓情緒影響判斷。
- 改變對虧損的看法:將虧損視為交易的成本,而不是個人失敗。
-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: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的表現,並果斷處理表現不佳的資產。
- 尋求專業建議:諮詢財務顧問或交易教練,以獲得客觀的建議和支持。
4. 過度自信與缺乏自律:成功的絆腳石
過度自信指的是交易者高估自己的能力,忽視風險。缺乏自律則是無法嚴格執行交易計畫,容易受到情緒或外界因素的影響。
- 原因:成功經驗、缺乏經驗、自以為是、無法控制情緒。
- 解決方案:
- 客觀評估自身能力:定期檢視自己的交易績效,並誠實評估自己的優缺點。
- 建立完善的交易計畫:制定詳細的交易計畫,包括進出場點、止損點、倉位大小等。
- 堅持執行計畫:嚴格按照交易計畫執行,不要隨意更改或違反。
- 保持謙虛: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,不斷提升自己的交易技能。
- 尋求反饋:與其他交易者交流,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。
5. 錨定效應與框架效應:認知偏差的陷阱
錨定效應指的是交易者過度依賴先前的信息(例如:過去的價格、新聞事件),並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。框架效應則是交易者受到信息呈現方式的影響,而做出不同的決策。 舉例來說,你先看到一件價格1200元的T恤,然後又看到價格100元的T恤, 你會認為100元的T恤很便宜,但如果你只有看到價格為100元的T恤,你可能還不會認為它便宜.「錨」就是你看到的第一個價格,這會影響你的觀點,而錨定偏見是行為金融學的一個重要概念,許多市場行銷會利用這個技巧讓人們更容易購買某樣商品。
- 原因:信息過載、注意力不足、思考惰性、受到誘導。
- 解決方案:
- 避免錨定效應:客觀分析信息,不要受到不相關信息的影響。
- 多角度思考問題: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,不要只看表面。
- 獨立驗證信息:不要輕信任何信息來源,要獨立驗證其真實性。
- 尋求多方資訊:分析多個基準及資料來源,主動發掘與個人觀點不同的其他資訊。
- 注意框架效應:注意信息呈現的方式,不要被誘導做出不理性的決策。
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結論
經過以上的剖析,相信你已經對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關鍵不在於你使用了什麼交易系統,而在於你是否瞭解並控制了自己的心理。如同我們一路探討的,損失厭惡、確認偏誤、賭徒謬誤,以及過度交易、追漲殺跌、害怕認賠、過度自信、缺乏自律、錨定效應和框架效應,這些心理陷阱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決策。
要擺脫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的困境,並非一蹴可幾。它需要長期的覺察、學習和實踐。你需要成為自己最
最重要的是,要對市場保持謙卑之心。市場永遠是正確的,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不斷學習,不斷調整,並從每一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。擺脫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的迴圈,建立健康的交易心態和習慣,最終實現穩定的盈利! 願你能在交易的道路上,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。
交易者為什麼會反覆重複虧損? 常見問題快速FAQ
Q1: 我總是無法堅持設定的止損點,導致虧損不斷擴大,該怎麼辦?
A1: 無法堅持止損點往往與損失厭惡的心理有關。首先,你需要重新審視你設定的止損點是否合理,是否符合你的交易策略和風險承受能力。其次,你需要練習情緒管理,接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。你可以嘗試從小倉位開始交易,降低單筆交易的風險,或者尋求專業的交易心理諮詢師的協助,幫助你克服損失厭惡,建立更健康的交易習慣。此外,將止損設定為自動執行的指令,也能避免情緒幹擾。
Q2: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,追漲殺跌,該如何克服羊群效應?
A2: 克服羊群效應的關鍵在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。不要盲目聽從他人建議,而是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分析方法。學習進行基本面分析,瞭解公司的真實價值。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,建立反向思維。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,仔細評估潛在的風險和回報。設定明確的投資目標,並堅持長期投資策略,避免受到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。多方蒐集資訊,不只關注支持你觀點的資訊,也要積極尋找反對的聲音。
Q3: 我發現自己經常進行過度交易,導致交易成本增加,而且經常做出錯誤的判斷,該如何控制交易頻率?
A3: 控制交易頻率需要從制定明確的交易計畫開始。設定交易的具體標準(例如:時間、價格、指標),並嚴格執行。限制每日或每週的交易次數,避免過度操作。設定止損點,為每一筆交易設定明確的止損點,並嚴格執行,避免虧損擴大。練習耐心,學習等待最佳時機,不要急於求成。建立交易日誌,紀錄每次交易的原因、結果和情緒,從中分析並改進自己的交易行為。當你感到衝動想交易時,可以暫停一下,做一些其他的事情,讓自己冷靜下來,避免報復性交易。